目前,我國鋁產業發展存在著一些問題:
資源緊缺成制肘。我國鋁土礦資源相對匱乏,靜態保證年限僅10年,每年都需大量進口海外鋁土礦,2006年鋁土礦進口量約970萬噸,到2010年已猛增至3000萬噸。目前,中國鋁土礦對外依存度高達60%,鋁土礦進口來源地主要是印尼和澳大利亞,鋁土礦對外依存度連續升高且來源集中,造成國內企業生產所需原料完全受制于人。
節能減排成鋁業軟肋。鋁冶煉行業是我國重點調控的高污染、高耗能產業。例如,由于湖北鋁土礦品位低,且大多數生產企業設備和制造水平落后,不具備廢物、廢氣處理設施和技術,隨著生產企業的不斷擴張,環境污染問題愈加嚴重,于是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節能減排政策。7月,武漢對高耗能、高耗電行業進行大范圍限電甚至斷電,使武漢鋁加工企業至少關閉了10%左右。
電力瓶頸凸顯。自2011年12月1日起,全國范圍內調整電價,此前,4月和6月,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分兩次上調了15個省份的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。對于目前已處在成本線以下的鋁廠而言,意味著冶煉成本大幅提升。電力成本在電解鋁冶煉成本中占比接近40%~50%,對于沒有自備電廠的電解鋁冶煉企業而言,成本壓力顯而易見。
產能過剩問題猶存。近年來,我國電解鋁產能持續擴張,到2010年底,全國電解鋁產能已達2300萬噸,實際產量1560萬噸,設備利用率僅70%。2011年4月,工信部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下發了一個緊急通知,強調嚴格控制擬建電解鋁項目。5月,工信部發布《2011年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》,其中電解鋁行業將淘汰60萬噸落后產能,比2010年增長61.72%。而隨著國家能源結構的調整,及節能減排的要求,電解鋁企業將遷移至電力供應比較充足的西部地區。而這有可能繼續加劇電解鋁產能的過度釋放。
|